节段挤压密贴是节段拼架桥机施工的核心环节,通过临时预应力与胶粘剂协同作用实现节段间无缝连接,确保结构整体性与密封性。以下从准备、控制、监测、验证四个维度解析具体流程。
一、挤压前系统核查
材料与设备核验
选用改性环氧树脂类胶粘剂(如 JN-P 胶),检查其触变性(立面涂抹 20mm 无流坠)及固化特性(24 小时抗压强度≥50MPa)。采用多节多级液压千斤顶(如 JRCD 系列,承载能力 13-128T)作为挤压动力源,检查其行程同步性(多吊点位移差≤0.5mm)及密封性(保压 5 分钟压降≤0.5MPa)。
节段表面处理
使用钢丝刷清除对接面浮浆,高压水枪冲洗后吹干,确保粗糙度≥5mm。在预应力孔道周边粘贴高压缩性密封圈,防止胶粘剂渗入堵塞管道。采用全站仪复核节段三维坐标,纵向偏差≤±3mm,横向≤±2mm,高程≤±1mm。
二、三维挤压工艺控制
胶粘剂涂布管理
按配比(如 A:B=3:1)低速搅拌胶粘剂 3-5 分钟至色泽均匀,采用不锈钢刮铲同步涂布对接面,厚度控制在 1-2mm,缝隙较宽处局部加厚至 3mm。涂布方向保持一致(如从顶部向底部),总耗时≤45 分钟。
临时预应力施加
涂布完成后 30 分钟内启动节段对位,通过三维千斤顶微调使节段轴线偏差≤±2mm。张拉临时预应力至 0.2-0.3MPa,使胶缝宽度压缩至 1mm 左右,确保胶粘剂充分密实并溢出均匀。多吊点系统通过 PID 算法协调驱动参数,同步误差≤0.3°,避免节段扭曲。
环境干扰抑制
环境温度低于 5℃时搭设保温棚,采用蒸汽养护(温度 40-60℃)加速固化;湿度>80% 时暂停施工,改用除湿设备降低环境湿度。
三、过程监测与安全防护
实时应力与位移追踪
在节段四角安装微型重力传感器,实时反馈挤压应力(误差≤±5%)。激光跟踪仪每秒采集节段坐标,纵向偏差>±3mm、横向>±2mm 时自动触发预警并停机调整。
冗余保护机制
在架桥机主梁设置机械式限位挡块,距目标位置 20cm 时触发光电传感器预警。临时固定采用 “液压锁定 + 高强螺栓” 双重保险,销轴预紧力达到设计值的 100%。
四、质量验证与记录
密实度检测
采用 X 射线探伤检查胶缝填充率(需≥95%),重点核查预应力孔道周边及接缝边缘。超声回弹仪检测实体强度,回弹值≥设计值的 95%。
三维复核标准
挤压完成后需满足:
三维坐标偏差:纵向≤±5mm,横向≤±3mm,高程≤±2mm;
接缝宽度均匀性≤0.5mm,错台≤1mm;
胶粘剂溢出量占接缝面积≥80%,无局部缺失或堆积。
采用 BIM 模型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生成挤压报告作为验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