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荷载试验是验证其承载能力与稳定性的关键环节,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以下从准备、加载、监测到验收的全流程操作要点说明:
一、试验准备与预压材料
试验前需完成模架拼装质量检查,重点复核主梁拼接螺栓扭矩(如 750N・m)及焊缝完整性。预压材料优先选用砂袋或水袋,砂袋每袋重量控制在 50kg±2kg,水袋需分区标识水位线以确保荷载均匀分布。预压荷载按 1.05~1.1 倍***节段箱梁自重计算,采用分级加载法模拟混凝土浇筑工况。
二、分级加载与观测控制
加载分 50%、75%、100%、105% 四级进行,每级持荷 2 小时并记录数据。首跨加载时需同步监测主梁跨中挠度(预警值≤L/800)、支腿沉降(≤3mm)及模板接缝张开(≤1mm)。观测点按 1/4 跨、1/2 跨等断面布置,主梁腹板、导梁连接处及支腿顶面设应力传感器,底模两侧采用静力水准仪实时采集沉降数据。
三、安全监控与异常处理
加载过程中需全程监控主梁焊缝及螺栓连接状态,发现油漆起皱或脱焊立即卸载排查。液压系统压力需控制在额定值 90% 以内,油缸同步偏差≤5mm。当加载至 100% 时,需连续观测 48 小时,若日沉降量≤2mm 且无异常变形,方可进行 105% 超载试验。
四、卸载验收与数据应用
卸载按加载逆序分级进行,每级卸载后复测测点数据并计算弹性变形。残余变形需≤2mm,主梁弹性挠度应符合 L/600 限值。卸载后全面检查螺栓预紧力,采用扭矩扳手抽检主梁节点螺栓,复拧扭矩偏差≤5%。根据实测数据调整模板预拱度,底模通过螺旋千斤顶调节,误差控制在 ±2mm 内。
试验中需严格执行 “三检制”,重点检查支腿垫板与桥墩密贴度(水平度≤2mm/m)及电缆绝缘性能(≥4 兆欧)。通过全流程精细化操作,可确保模架在施工中变形可控,为桥梁线形精度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