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模架整机调试需系统验证机械、电气、液压系统协同性能,确保施工安全与精度。以下从关键环节展开说明:
一、机械结构调试
连接紧固性检查:使用扭力扳手复核主梁、导梁拼接螺栓预紧力,确保达到设计扭矩(如 750N・m),重点检查节点焊缝无裂纹。
支腿功能测试:操作液压油缸控制支撑腿伸缩,验证其在设计行程内动作平稳,锁定机构机械锁闭可靠,支承面与桥墩密贴无间隙。
模板系统调试:手动驱动模板开合装置,检查铰点转动灵活性;通过螺旋千斤顶调整底模预拱度,误差控制在 ±2mm 内,侧模垂直度偏差≤3mm / 米。
二、电气与液压系统联调
电气控制验证:逐路测试接触器、继电器动作逻辑,限位开关触发时应立即切断动力并触发声光报警。检查三相五线制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电机绝缘电阻≥4 兆欧。
液压参数校准:空载运行液压泵站,调整溢流阀使系统压力稳定在设计值(如支腿顶升 25MPa);加载测试油缸同步性,多缸行程偏差≤5mm,管路无泄漏。
动力冗余测试:模拟断电场景,验证备用电源(如柴油发电机)30 秒内启动并维持关键系统运行。
三、荷载与联动运行调试
预压试验:按 1.05 倍***节段自重分级加载(50%、75%、100%、105%),监测主梁跨中挠度≤L/500(L 为跨径),卸载后残余变形≤2mm。通过静力水准仪实时采集数据,确保结构弹性变形符合设计。
全工序模拟:
过孔操作:同步驱动纵移油缸,控制模架前移速度≤0.5m/min,监测导梁前端挠度≤L/300,横向偏差≤10mm。
浇筑支撑:模拟混凝土浇筑工况,检查支腿反力分布均匀,模板接缝错台≤1mm,振捣过程中无漏浆。
安全功能测试:触发紧急停止按钮,所有动力机构应在 0.5 秒内制动;恢复供电后,系统需重新初始化方可操作。
四、数据采集与验收
实时监测:通过应变计、锚索测力计采集关键构件应力数据,与有限元模型对比偏差≤3%,超限则触发橙色预警并排查原因。
验收标准:机械动作响应时间≤2 秒,电气回路压降≤5%,液压油温≤60℃。记录调试参数形成档案,作为后续施工依据。
调试中需严格执行 “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重点检查螺栓防松标记无位移、液压油位正常、电缆无磨损。通过全流程精细化调试,确保移动模架各项性能指标达标,为桥梁施工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