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箱单室钢箱梁中 “单箱单室” 的解剖学定义,是指由单一闭合箱形截面构成且内部仅含一个连续空腔的钢结构受力单元,其核心特征体现为 “单一箱体” 与 “单一腔室” 的结构统一性,通过顶板、底板、腹板及横隔板的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力学传导体系。

从解剖学结构来看,“单箱” 特指由横向闭合的板件系统围合而成的整体受力框架,主要由顶板、底板和两侧腹板三部分构成基础轮廓。顶板作为箱体的上部承载面,直接承受桥面活载与恒载,厚度通常为 14-16mm,表面通过间距 600mm 左右的 U 形加劲肋或 300mm 左右的 T 形加劲肋增强局部稳定性,同时将荷载纵向传递至横隔板。底板作为下部受力翼缘,厚度约 12-14mm,通过尺寸略小的加劲肋结构与顶板形成对称受力格局,共同抵抗纵向弯曲产生的应力。两侧腹板则垂直连接顶底板,厚度 12-16mm,间距一般不超过 6m,主要承担剪切力作用,需通过横向 T 形加劲肋与纵向板肋防止弯剪失稳。
“单室” 是该结构的核心空间特征,指上述板件围合形成的单一连续空腔,区别于多室结构中由内部直腹板分隔的多个独立腔室。这一空腔的完整性是结构受力的关键,需通过横隔板保障截面形状稳定。跨间横隔板间距通常为 2-3.5m,采用实腹式或框架式结构,中间预留进人洞以便检修,主要作用是抵抗偏载引起的畸变与横向弯曲。支点处横隔板则增厚至 24-30mm,多块连续布置形成支点横梁,不仅传递支座集中荷载,更通过水平与竖向加劲肋强化整体刚度,防止失稳。
整体而言,“单箱单室” 的解剖学本质是通过顶底板、腹板的闭合围合形成单一受力箱体,依托横隔板的支撑维持腔室完整性,最终构建起自重轻、强度高且传力路径明确的薄壁结构体系,广泛适用于中短跨径桥梁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