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式起重机安全运行体系中,安全装置的功能有效性是预防事故的***一道防线。某制造企业因起升高度限位器失效未及时发现,导致吊钩冲顶引发钢丝绳断裂事故,造成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根据 TSG 51-2023《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程》和 GB/T 31052.5-2015《起重机械检查与维护规程》强制要求,必须建立 “分类测试 + 周期验证 + 记录追溯” 的安全装置管理机制,通过标准化测试确保各类保护装置可靠运行。
核心安全装置测试需执行差异化方法。起升高度限位器测试采用空钩验证法,将吊钩起升至距上极限位置 800mm 时,限位装置应立即切断上升动力电源,且下降功能保持正常,同时需测试下降限位的有效性,确保吊钩降至地面一定距离时能可靠停止。超载限制器测试分两级验证:加载至额定载荷的 95% 时应发出清晰报警信号,加载至 100%-110% 额定载荷时必须自动切断起升动力电源,且报警与断电功能需独立触发,不得相互干扰。大车及小车行程限位器测试需确认在距轨道端部 0.5m 以上位置能可靠制动,触发后应切断对应方向的运行电源,同时保留反向运行功能,确保设备可退出限位状态。
测试周期实施 “动态分级” 管理机制。日常作业前需进行功能性抽查,重点测试紧急停止按钮的瞬时断电效果,红色蘑菇头按钮按下后应立即切断所有机构动力电源,复位后需重新启动才能恢复运行。每月测试覆盖起升高度限位器、行程限位器等关键装置,采用模拟触发方式验证动作可靠性,记录触发距离和响应时间。每季度需对超载限制器进行载荷校准,使用标准砝码或拉力计进行三点校验(70%、95%、110% 额定载荷),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系统测试,包括抗风防滑装置的夹紧力检测,夹轨器在规定风速下应能可靠锁定,锚定装置的连接强度需符合设计要求。
特殊环境设备需强化测试要求。冶金车间的起重机每半月需增加一次高温环境下的限位器测试,防止高温导致的触点失效;室外起重机在台风季节前必须测试防风装置的联动功能,验证夹轨器与运行机构的电气互锁有效性。新安装设备投入使用前需进行全项测试,大修或更换安全装置后必须重新校准并记录,确保与原设计参数一致。测试过程中若发现装置失效,需立即停机检修,修复后需重新测试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严禁带故障运行。
测试记录需遵循 “全要素追溯” 规范。每次测试应详细记录设备编号、测试日期、环境温度等基础信息,完整记录各装置的触发值、响应时间和功能状态。对于超载限制器等带参数的装置,需记录实际测试载荷与理论值的偏差;对于限位类装置,需记录实际触发位置与设计位置的差值。测试记录应由操作人员和验证人员双重签字确认,异常情况需注明故障现象、处理措施及复检结果。所有测试记录需按设备编号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设备的一个检验周期,为定期检验和故障追溯提供原始依据。
质量控制贯穿测试全过程。测试人员需具备相应资质,熟悉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使用经校准合格的测试工具,如拉力计、计时器等应在检定有效期内。测试前需制定详细方案,明确测试步骤和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因测试操作引发安全事故。对于测试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需建立整改闭环机制,维修后的装置需重新进行全项测试,确保功能恢复正常。通过规范执行测试与记录制度,可使安全装置的有效覆盖率保持在 100%,显著降低因保护装置失效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为桥式起重机安全运行提供刚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