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制作工艺
材料选型与加工
选用 Q235B 或 Q345B 钢板(厚度≥10mm)及 HRB400 锚筋(直径≥16mm)。钢板切割需采用数控火焰切割,边缘打磨至无毛刺,尺寸偏差控制在 ±3mm 内。锚筋端部加工成 45° 斜角,与钢板采用 T 形焊接:直径≤20mm 锚筋用压力埋弧焊,>20mm 时采用穿孔塞焊,焊缝高度≥8mm,焊后清除药皮并做 UT 探伤(Ⅱ 级标准)。
防腐强化处理
钢板表面需达到 Sa3 级除锈标准,采用多元合金共渗技术形成≥60μm 渗层,再喷涂 10-20μm 封闭漆,确保耐盐雾 1200 小时无红锈。锚筋外露部分需套塑料保护套,防止运输碰撞损伤涂层。
二、施工安装规范
***定位控制
使用全站仪放出轨道中心线,预埋铁位置偏差≤5mm,顶面标高误差 ±3mm。采用 “钢筋支架 + 螺栓限位” 双重固定:在垫层上焊接 φ16 钢筋支架,将预埋铁与地梁主筋点焊连接,四角用 M16 螺栓与模板紧固,防止浇筑移位。
混凝土浇筑要点
地梁采用 C30 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40cm),振捣棒插入间距≤30cm,严禁触碰预埋铁。浇筑时需专人监测预埋铁水平度,顶面平整度偏差≤2mm,发现偏移立即调整。初凝后覆盖土工布保湿养护≥7 天,确保强度达设计值 80% 以上。
三、质量验收标准
焊缝与防腐检验
焊缝需 100% 进行超声波探伤,Ⅰ 级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等缺陷。防腐层厚度采用磁性测厚仪抽检,每块预埋铁测 5 点,最小值≥50μm,封闭层附着力≥5MPa。
锚固性能验证
锚筋需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加载至设计荷载的 1.5 倍(一般≥30kN),持续 1 分钟无滑移或断裂。混凝土强度采用取芯法检测,芯样抗压强度≥设计值的 95%。
注意事项:预埋铁安装后需及时清理表面杂物,用水平仪复测标高,偏差超限时需用薄钢板垫平并补焊。冬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需≥5℃,并覆盖棉毡保温,防止冻胀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