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是架桥机安全作业的重要视觉保障,其摄像头布设需遵循 “风险导向、全域覆盖、***聚焦” 原则,结合 GB/T 28264-2012《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标准要求,构建覆盖关键作业区域、消除视觉盲区的立体监控网络,为操作决策和安全追溯提供可靠影像支持。科学规划布设点位与视野范围,可有效降低人工观察误差导致的作业风险。
核心作业区需实现吊装全过程可视化监控。吊具上方必须安装高清防爆摄像头,采用吊装式固定于主梁下弦,镜头垂直指向吊钩与钢丝绳连接部位,确保清晰捕捉吊具姿态、钢丝绳倍率及梁体吊点状态,画面需包含吊钩中心与梁体中心线对位标记。主梁端部应设置广角摄像头,安装在导梁连接铰点上方 0.5 米处,水平俯角 30°,覆盖梁体落位前的对位区域,确保能观察到梁体两端与盖梁支座的相对位置。架桥机顶部中心位置需安装全景摄像头,360° 旋转视角覆盖整机作业半径,重点监测吊梁过程中的空间位置关系,避免与周边构筑物发生碰撞。
支撑与行走系统监控需聚焦结构安全状态。支腿底部应各安装一台防水摄像头,采用侧装方式固定于支腿立柱距地面 1.2 米处,镜头水平指向支撑脚板,实时观察脚板与地面贴合情况及基础沉降迹象,画面需包含脚板边缘与垫木的接触状态。行走台车两侧必须加装摄像头,镜头沿轨道方向布置,覆盖台车前方 3 米范围内的轨道表面及接缝状态,及时发现轨道异物或轨距偏差。主梁与导梁连接处两侧对称安装摄像头,镜头聚焦铰点转动部位,监控连接销轴的位移变化及润滑状态,为结构疲劳监测提供影像依据。
环境与操作区监控需兼顾安全防护与操作辅助。司机室前方顶部安装可调焦摄像头,镜头俯角 45° 覆盖操作视野盲区,确保司机能清晰观察到支腿外侧及运梁车对位情况。架桥机周边危险区域应设置移动侦测摄像头,在主梁两侧距端部 5 米处各安装一台,镜头覆盖作业半径内的人员活动区域,配合红外感应实现闯入报警。运梁通道入口处需安装摄像头,监控梁体运输车辆的进出状态,画面需包含车辆定位与支腿的安全距离标记。
技术规范需保障监控系统可靠运行。所有摄像头防护等级不低于 IP66,在粉尘或潮湿环境中需加装防尘罩与加热除雾装置,镜头采用防眩光玻璃减少强光干扰。吊装区摄像头分辨率不低于 1920×1080,帧率不低于 25 帧 / 秒,确保动态捕捉清晰;环境监控摄像头可采用 1280×720 分辨率,满足大范围覆盖需求。摄像头线缆需穿镀锌钢管防护,沿主梁内侧固定,接头处做防水密封处理,与主控系统采用有线连接为主,移动部件可采用无线传输模块,确保信号延迟不超过 200ms。
日常维护需建立标准化检查机制。每日班前清洁摄像头镜头与防护罩,检查固定螺栓紧固度;每周测试夜视功能与红外补光效果,确保低光照环境下画面清晰;每月校准摄像头角度,通过网格标定法验证视野覆盖范围无偏移。录像存储需满足车外视频不少于 7×16 小时的要求,关键作业过程的录像需单独标记保存,支持断电后数据不丢失,为事故追溯提供完整影像资料。通过科学布设点位与规范维护,视频监控系统可全方位支撑架桥机安全作业管控。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