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部件更换是保障龙门吊安全运行的关键维修环节,涉及主梁、支腿、起升机构、运行机构等核心承载构件的更换作业。这类工作需遵循严格的技术标准与操作流程,通过系统化的前期评估、***化的更换实施和全面化的质量验证,确保设备性能恢复至安全运行状态。
前期评估与准备工作决定更换质量的基础。需依据 GB/T 14406-2011 标准对部件状态进行全面检测,通过 JB/T 4730 无损探伤确认金属结构件的裂纹、变形等缺陷程度,当主梁下挠量超过跨度的 1/700 或支腿垂直度偏差超过 1/1000 时,必须实施更换。备件验收需核查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等技术文件,重点确认关键尺寸偏差(如主梁直线度≤1mm/m)和承载性能参数。制定专项施工方案时需明确吊装方案、拆卸顺序和精度控制指标,准备激光测平仪、扭矩扳手等专用工具,对作业区域进行隔离并悬挂安全警示标识。
更换实施过程需严格控制安装精度。金属结构件更换时,采用激光校准技术确保主梁水平度偏差≤3mm,支腿垂直度通过调整垫铁实现精度控制。连接螺栓按规定扭矩分次紧固(通常为 30-40N・m),重要节点采用双螺母防松。起升机构的电机、减速器更换需保证轴系对中偏差≤0.1mm/m,卷筒安装后需检查轴线与主梁垂直度。运行机构车轮组更换后,需测量轮距偏差(≤±3mm)和车轮水平偏斜量(≤1‰),通过调整轴承箱垫板实现***定位。
质量验证需执行多维度测试流程。静态验证包括测量主梁上拱度(不小于跨度的 1/1000)、各连接部位紧固状态,采用 1.25 倍额定载荷进行静载试验,悬停 10 分钟后检查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动态验证通过 1.1 倍额定载荷的动载试验,连续运行 1 小时以上,监测机构运行平稳性、制动响应时间及安全装置有效性。电气系统需测试控制回路通断、限位开关灵敏度,确保各机构动作协调一致。
安全管控贯穿更换全过程。作业前切断主电源并执行挂牌上锁程序,吊装作业使用经校验的起重设备,设置专人监护吊装过程。高空作业需搭设安全平台,作业人员佩戴双钩安全带。更换完成后需整理包含探伤报告、安装记录、试验数据的完整档案,作为设备后续维护的重要依据。通过标准化的更换流程,可确保重大部件更换后的设备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为长期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