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涂装车间环境控制以 "温湿度***调控、洁净度全程保障" 为核心,通过环境参数与工艺标准协同实现涂层附着力与耐久性目标。以下从温度、湿度、清洁度三方面展开解析。
一、温度控制要求
涂装车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 15-30℃区间。温度过高会导致涂料干燥过快,产生流挂、橘皮等缺陷;温度过低则影响涂料固化,降低附着力。例如,嘉绍大桥涂装工程在冬季施工时,通过加热设备将环境温度稳定在 20℃以上,避免了涂层成膜不良问题。对于厚涂型涂料,需通过红外测温仪监测基材表面温度,确保其高于露点温度 3℃以上,防止冷凝水影响涂层质量。
二、湿度管理标准
相对湿度应维持在 50%-70% 范围。湿度超过 70% 时,钢材表面易形成水膜,导致涂层起泡、发白;湿度低于 50% 则可能引发涂料开裂。某项目通过除湿机将湿度控制在 60%±5%,配合通风系统加速溶剂挥发,使涂层干燥时间缩短 20%。对于沿海高湿地区,需采用除湿与空调联动控制,确保涂装区域湿度稳定。
三、清洁度控制要点
空气洁净度:喷涂区域需达到 ISO 7 级(10,000 级)标准,每立方米空气中≥0.5μm 的颗粒数不超过 352,000 个。车间入口设置风淋室,人员进入需更换无尘服,设备表面定期采用粘性擦拭布清洁。
表面处理要求:钢材表面需经喷砂处理至 Sa2.5 级(近白级),粗糙度控制在 Rz 40-75μm。喷砂后 4 小时内完成底漆喷涂,避免二次污染。某生产线通过封闭式喷砂房与自动回收系统,将粉尘浓度控制在 10mg/m³ 以下。
工艺过程管控:喷涂设备需定期校准,喷枪与工件间距保持在 200-300mm,避免涂料飞溅污染。嘉绍大桥项目采用梁外检查车与坐板式吊具组合施工,通过分区隔离减少交叉污染,使涂层附着力拉拔试验合格率达 100%。
四、通风与监测协同
车间需配备强制通风系统,排风量按每小时 15-20 次换气设计,确保溶剂蒸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 25%。进风口设置多级过滤(初效 + 中效 + 高效),过滤效率≥99.97%。同时,安装温湿度传感器与尘埃粒子计数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数据异常时自动触发报警并停止作业。某项目通过 MES 系统集成环境数据,实现涂装过程的全流程追溯。
TEL